當大家提到用iPad來支援點餐過程,我們直接想到的是把iPad發給客人自己點餐,然而這是理想且不現實的。怎麼說呢?

(圖片來源:http://ppt.cc/H0zA)
減少服務體驗
回想一下我們以前到餐廳消費的經驗,我們拿到紙本菜單後,會先翻一翻,然後問服務生推薦什麼。顯然菜單只是一個輔助角色,大家不在意菜單上寫什麼,儘管寫了店長推薦、香醇、美味…,最後客人還是想聽服務生說什麼,因此「人」才是使消費經驗變好的一部份。
除非像Pizza或是迴轉壽司這種店員參與度很低的餐廳,屬於高度自助化的類型,消費者本來就期待自助式的消費模式。否則一般餐廳,當你把一台iPad給他,第一次他可能會覺得新鮮、有趣,第二次就不想用了,這樣反而會讓點餐經驗變得差。
營運流程拉長
當你花200-250元到一家餐廳吃飯時,你會花2分鐘左右時間做決定要吃什麼,但如果給你一台iPad,而且還跟其他人一起使用,這個過程很可能拖到5分鐘,甚至還無法決定,請服務生來介紹。
使用電子產品,是為了讓事情更有效率,然而這樣卻得到相反的效果。
增加成本負擔
說到把菜單換成iPad,首先我們直接想到的是購置成本,店裡有幾份菜單就要有幾台iPad,一家餐廳不會選擇在菜單上面,負擔如此龐大的設備成本。
再來是維護成本,把設備交給客人的時候,會擔心他們使用的過程會不會損壞,管理的時候,會怕有人手腳不乾淨,送修的時候很麻煩,維持內容很辛苦…。
此外,菜單是一段時間就會需要圖圖改改的東西,用ipad修改好像很簡單,但其實非常麻煩,而餐廳不會有常備的人力來維護菜單的內容,因此當把紙本菜單換成電子菜單時,效率提升的成本無法cover其他大大小小的問題。
是你的員工讓你的餐廳精彩
人們去餐廳期待是服務,而服務是需要人來提供的,越是要使用設備時,就越需要人的訓練,訓練消費者知道使用程序,像是提款機要如何被使用,也是被教育出來的。然而餐廳服務日新月異,直接給他機器,讓他學會使用程序是非常耗時的事,需要有人來協助消費者享受這個過程。
回到科技的原點,設備是用來強化人的行為,讓人來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Tag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