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的餐館、零售販的點餐系統就是人腦,你會發現傳統小吃店老闆可以將一桌到十桌的菜單倒背如流,即使才剛剛點餐的菜單,也能很有順序地排入大腦裡。
更不用說小時候巷口的雜貨店老闆了,不管是長壽香菸放在第幾行第幾列,還是隔壁家小孩最喜歡吃的糖果,老闆全都能記得,可以說要當營業人除了要有精明的生意頭腦,還要有超人的記憶力。 如果遇到記憶力不好的老闆怎麼辦?
隨著科技的發展,餐飲零售業開始運用電腦來管理餐廳的營運流程,也就是POS點餐系統。 POS的全名是Point of Sale (或是Point of Service),銷售時點情報系統,最早的餐廳POS點餐系統是掃描條碼的機器,以降低服務生輸入價格、以及金額計算的錯誤,但由於POS系統同時也有統計商品出售狀況的功能,便可以快速提供營業人產品銷售狀況、營業額比較,甚至了解消費者喜好、選購行為分析。這些數據資料都能作為餐廳未來營運發展的參考資料,因此POS從餐廳點餐系統延展出人員打卡、庫存管理等更多的功能。
餐廳 POS 系統起源
1970年由於美國超市利潤低落,於是導入POS機(點餐系統)試圖提高經營效率。不過由於當時尚未有標準的貨物條碼規格,所以導入餐廳POS系統並沒有起多大的作用。
1973年美國開始採用統一商品條碼(UPC)後,由於貨物編碼統一加上條碼掃描器低價化,於是製造、流通、零售業開始走向電子化管理,而美國超市業界也在1980年代因餐廳POS系統導入而在收益上有大幅提升。
POS 機發展階段 — 硬體
- 第一代 ECR(電子收銀系統)–簡單的運算功能,發票列印。
- 第二代 ECR–簡易運算功能、發票,再加上可產出週期統計報表的功能。
- 第三代(1992~93)餐廳POS系統–使用PC硬體,分離式的主機與螢幕。
- 第四代餐廳POS系統–同樣使用PC硬體,不過設計轉向主機與觸控螢幕整合的All-in-One機種。
POS 機發展階段 — 軟體
- DOS Base–最早期PC Base採用的餐廳POS軟體。
- Windows Base–在Windows普及後,漸漸轉以Windows平台開發軟體,優點是可利用平台特性與各種軟硬體周邊相容。
- 開源軟體–近年由於開源軟體的品質上升,因此也開始出現採用Linux等開源軟體開發的餐廳POS系統。
- iOS/Android等移動平台–由於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等裝置的普及、低價化以及可攜性,許多廠商也開始採用移動軟體平台來開發餐廳POS點餐系統。
目前常見的 POS 系統硬體構成
- POS機本體–大部份為工業型PC主機,或是專為餐廳POS系統用途設計,整合觸控螢幕的All-in-One機種。
- 觸控螢幕–給店員操作使用,也有與主機整合的類型。
- 顧客螢幕–給顧客確認金額的小型螢幕,過去以VFD為主流,近年也開始有兼具廣告顯示功能的大型螢幕出現。
- 出單機/發票機–列印發票或是給後台的單據所使用的印表機,大部份以熱感應式為主,不過也有點陣式印表機的幾種。
- 錢櫃–存放現金的櫃子,大多會與出單機/發票機連動,在列印時自動開啟。
- 條碼掃瞄器–掃瞄條碼的鐳射掃瞄器,有固定式與手持式等形態,近年也有可掃描二維碼的光學掃瞄器機種,也有無線的版本。
- 其他–例如NFC感應器、卡片讀取機、叫號牌呼叫器、無線點餐終端……等,依各業種不同。
先/後結帳的餐廳 POS 點餐系統
以餐廳POS點餐系統來說有分先結帳和後結帳。
- 先結帳點餐系統主要流程:點餐→結帳→出單、開發票
適合類型:飲料店、咖啡蛋糕店、早餐店、麵包糕點店等店家。 - 後結帳點餐系統主要流程:點餐→出餐→客人用完餐點→結帳、開發票
適合類型:咖啡廳、中西式餐廳、吃到飽等餐廳。
最初餐廳POS機的功能是為了防弊與避免以錯誤價格賣出商品,在之後成為收集商品販售情報,讓經營者能有效掌握經營狀況的系統。不管是先結帳還是後結帳,都是讓餐廳點餐出餐營運流程更順暢。
當然,你也可以參考榮獲國際金獎的 iCHEF 餐飲 POS
Tag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