+ing:分享夢想,也完成夢想的咖啡屋

如果聽過+ing的開店過程,會覺得這根本就是一個現代版「天助自助者」的勵志故事。主角總能在創業的緊要關頭得到貴人相助,進而通過一次次的考驗,並在不斷匯聚志同道合的好友後,逐步實踐自己的夢想。

同時,主角還將過程中接收到的善念,再與更多人分享,讓人忍不住就想站起來,為他們好好鼓掌一番。

這裡的主角,當然就是+ing的老闆鄭宜昀,3年前,她還不過是輔大大四的學生,學的是餐飲管理。連她自己都沒想到,3年後,她已擁有一間夢想中的咖啡館。

iCHEF-+ing-2

刻苦創業,抓準學生族群

位在輔大附近的+ing,「前前身」原本是間鬆餅店,一次機緣下,即將歇業的鬆餅店老闆問了鄭宜昀是否有意接手,條件是40萬元頂下所有設備。儘管當時所有親友幾乎一致反對,鄭宜昀還是找了另一位女同學合作,甚至拍了影片上傳到Youtube集資,最後只募集到5萬多元,還是說服鬆餅店老闆將差額當作投資,這才順利開業。

iCHEF-+ing-3

笑說自己當時很傻的鄭宜昀這才發現,店內的廚房其實只有簡單的微波爐等設備,而且都相當老舊,僅有的經費只能緊縮到買必備設備或裝修,許多裝潢工作都是自己來。當時的店名叫做「Together Cafe」,為迎合周邊的學生消費族群,裝潢走的是學生、可愛風,販賣的餐點也以炸物等為主,走的是平價路線。

開始的第一個月,鄭宜昀幾乎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,人力、資金等等都是問題。就在這時,第一個貴人出現,有另一家餐廳的老闆不僅願意投入資金,還教導店內許多餐飲上的經營與管理技巧,讓Together Café踏穩了腳步,獲利也逐月上升。

不以單純獲利為滿足,尋找店面精神

隔年,鄭宜昀將自己創業的故事錄成影片,參加TED Taipei Rising Star這個鼓勵參與者用說故事的方式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的活動,過程中鄭宜昀認識了許多有夢想的年輕創業者,也打開了鄭宜昀的視野,讓她的經營理念有了不一樣的改變。

iCHEF-+ing-4

這些創業者多有支持環境、支持小農等等的理念,鄭宜昀頗為贊同,於是她開始邀請這些朋友來店內舉辦活動,也規劃一塊區域放置這些店家的商品,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些人的想法。同時,她還有了開設+ing的想法。

「一家不是有多華麗,客人就會上門,店內有經營者的靈魂與設計這家店的想法,才是吸引客人的主因。」

鄭宜昀說。開店之初,受限於資金等考量,只能邊經營邊裝修,空間氣氛與販賣的內容,都不是鄭宜昀心中的咖啡館。但Together Café經營得好好的,卻要改頭換面成為另一家咖啡館,這次遭受的反對聲浪,比起創業之初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
「我評估了3個月才下定決心,因為身邊的雜音實在相當多,當時我也很害怕、很煎熬。但我覺得如果真的『等一下』,可能之後也就不敢去做這件事了。」鄭宜昀說。

iCHEF-+ing-5

鄭宜昀笑說,評估的過程中,iCHEF的POS機幫了大忙,因為以往都是桌邊點餐的方式,人力成本高,但在使用POS機後,客人得到櫃臺點餐,無形中省下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力,可以將這筆資金挪至裝修成本上。

另外,透過POS機的分析,了解每道菜的點選次數,進而控制每道菜的製作成本,以及離尖峰時間的出餐內容等等,更可以精準提高供餐效率。

iCHEF-+ing-6

有夢想,故事才能繼續

要打造更有質感的咖啡館,請設計師裝潢費用可不低,這時有朋友幫忙畫了設計圖,從事木工工作的親戚也來幫忙,油漆、布置等等更是親友一起來,也讓+ing的改頭換面工作,節省不少成本。

新的+ing有更多鄭宜昀的理念,例如空間更為開闊、使用老木料回收再製的設計、許多食材與在地小農合作,櫃臺旁也闢了一塊明顯的區域,展示這些有理念的店家的商品,讓來點餐的客人都能立即看見。

「我們的核心精神就是只要來店裡消費,就已經在用不同形式支持他們,去做更好的事情,進而關心這些議題。」鄭宜昀說。

儘管原本的學生客源的確流失不少,但+ing卻因此吸引到更多上班族與家庭客源,忙碌的時段,也從平常日逐漸變成假日時段。整體來說,並沒有影響經營與獲利。「最大的抱怨,大概就是老客人很懷念以往炸薯條的滋味吧!」鄭宜昀笑說。

年紀輕輕的鄭宜昀,慢慢打造出心中那個有故事的咖啡館,而故事,仍在繼續。

iCHEF-+ing-7

使用iPad數:1
使用出單機數:1
使用電腦主機數:iCHEF是POS App,不用電腦主機

地址: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6-42號
電話:(02)2902-0915
營業時間:12:00~21:00

就愛開餐廳

就愛開餐廳』是關於如何經營餐廳,以及各式各樣的開店故事。
我們想讓浪漫的人不寂寞、困難的人不孤單。
希望能幫開餐廳的人,找到自己要的方向。

最新文章

文章留言